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怀宁县石牌镇:戏曲文化让千年古镇焕新颜

怀宁县石牌镇:戏曲文化让千年古镇焕新颜

2025-05-30 03:39:33 [热点] 来源:雷洛探长

  近年来,怀宁怀宁县石牌镇围绕“党建引领 以文化人”的县石戏曲新颜工作思路,深入挖掘、牌镇传承和发展本地丰富的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让千新路径,持续完善城镇功能,年古打造戏曲文化品牌,镇焕让千年古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。怀宁

  古镇石牌,县石戏曲新颜文脉绵长。牌镇悠久的文化历史,为石牌镇留下400余个旧宅共计3万多平方米的让千古建筑群,古老的年古街区也见证了这个千年古镇曾经的繁华。石牌镇是镇焕怀宁县的老县城,由于地理、怀宁交通等条件限制,加上未曾保护开发,这些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老院旧宅一度人去楼空、无人问津,曾经繁华的石牌老街渐渐没落。

怀宁县石牌镇:戏曲文化让千年古镇焕新颜

  2021年9月,围绕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商、宜学的“东方戏曲文化第一镇”总体规划,石牌镇正式启动石牌老街整体风貌改造提升项目。听说老街要开发、要征拆,外出的居民纷纷赶回来谈条件、提要求,开发建设一度陷入僵局。

怀宁县石牌镇:戏曲文化让千年古镇焕新颜

  石牌镇下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琼华介绍:“当时我们按照‘大事共议、实事共办、要事共决、急事共商’的原则,搭建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、县直单位、镇相关单位议事协商机制,探索形成‘大事议、有事议、定期议’的工作模式,共同研究石牌老街改造提升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、重点问题,强化沟通协调效能,推动融合型党建由‘形合’向‘心合’转变。”

怀宁县石牌镇:戏曲文化让千年古镇焕新颜

  在下街社区党支部的努力下,僵局慢慢打开,老街征拆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很快就全部完成,为全镇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开了个好头,也给投资方带来信心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,如今,老街变景区、旧房成风景,社区一月一个大变样,人气旺了,居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。“如今的老街,不仅人居环境改善了,人气提升了,商贸繁荣了,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。”下街社区居民周卫兵说。

  为提升中心城镇品位,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,石牌镇还结合廉租房建设、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实施,把优秀党员干部配到一线、把资源调配权力赋予一线、把考察评价干部放在一线。该镇以平台共享破“信不过”难题,以利益共享破“谈不成”难题,以共治共享破“管不好”难题,进一步盘活古镇资源,不断破解项目建设中的“堵点”和“难点”。

  如今,石牌镇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、新建成的沿河走廊、宽阔的环城公路等,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,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有了更多好去处,还吸引了更多客商陆续签约入驻。

  城镇硬件设施建好了,文化软实力也得跟上。为挖掘古镇戏曲文化的深刻内涵,石牌镇建立“党建+戏曲”长效工作机制,投资亿元打造“一街一馆一厅”,即石牌老街、徽班博物馆、小镇客厅等一批戏曲文化精品项目,传承和发扬黄梅戏厚重文化“基因”,用图文、实物以及声光电的形式,展现古镇的往昔繁荣、古今名人、沧桑之变、建设新篇等,立体而丰富地呈现了古镇古街的历史与发展,让古镇石牌成为黄梅戏寻根“网红”的“打卡地”。与此同时,该镇也吸引了多家旅游度假开发公司,通过引入优质品牌和活动,打造古镇系列文化展览、文化宣传活动,扶持一批戏服、盔帽、道具等戏曲行头制作产业和戏曲文化旅游工艺品制作产业,推动千年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创意融合创新,激活“戏曲小镇”的“戏曲经济”,为古镇石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。

  古韵依旧,繁华可追。党建引领犹如春风拂面,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镇。2022年,古镇石牌的游客达50万人次,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“我们记住历史,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沉湎过往止步不前,而是为了传承绵延不绝的精神文脉,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。”石牌镇党委委员吴丹说道。(通讯员 朱能干 余涛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)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推荐文章
  • 他们奔跑的样子真帅!

    他们奔跑的样子真帅! 少年挺身向前,城市格外温暖。最近,在合肥发生的一幕令人动容:3月15日傍晚,一辆小轿车撞上路边绿化带,导致侧翻,驾驶室被挤压变形,司机被困。紧急时刻,3名背着书包的少年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救人。街头偶遇 ...[详细]
  • 咳嗽不止?试试这样做丨科普时间

    咳嗽不止?试试这样做丨科普时间 每逢换季,总有人咳嗽不止,且持续时间很长。其实,咳嗽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手段,可清除呼吸道痰液、异物、细菌、病毒等。当人吸入刺激物时,分布于气道的咳嗽感受器被激活,触发咳嗽反射,以赶走“入侵者”。因此,如 ...[详细]
  • 在时间中“逆行” 在历史中传承(暖闻热评)

    在时间中“逆行”   在历史中传承(暖闻热评) 【人物】“守庙人”尹振兴【故事】因一款游戏,藏于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。晋城玉皇庙始建于北宋,庙内现遗存历代彩塑284尊、壁画120平方米。饱经风霜的文物流传千年不朽,背后是无 ...[详细]
  • 手机剩余电量并非精确值 1%电量到底能用多久?

    手机剩余电量并非精确值 1%电量到底能用多久? 在现代生活中,手机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伴侣,它不仅是通信工具,更是信息的集散地、娱乐的源泉,甚至是工作的助手。然而,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,电池续航能力却常常成为人们心中的痛。你是否曾在紧急时刻,看着 ...[详细]
  • 我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

    我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 ■ 以“春送新风、夏送清凉、秋送关爱、冬送温暖”为主线,每个月开展至少1次主题活动,唱响志愿服务“四季歌”■ 主题活动将贯穿全年,聚焦重点工作、重要节点、重点人群,分时分众分类开展12项主题志愿服务活 ...[详细]
  • “第五届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”决赛在东莞举行

    “第五届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”决赛在东莞举行 中新网东莞11月9日电 (记者 郭军)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和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的“第五届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”决赛8日在东莞举行。粤港澳三地会计界专家学者、专业人士、师生代表等近400 ...[详细]
  • 【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】点燃少年梦想,筑梦强国未来

    【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】点燃少年梦想,筑梦强国未来 神舟十九号的奥秘有哪些?什么是大气探测?植物都能“变身”成什么?近日,在未来网主办的“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”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上,这些问题被一一解答,为孩子们打开了观察科学世界的一扇窗,更让他们对高 ...[详细]
  • 何以中国·缘起良渚丨AI带你梦回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

    何以中国·缘起良渚丨AI带你梦回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,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?通过AI技术,一起回到五千年前,揭秘良渚先民生活的神秘面纱。终审:孙 宇责编:郑浩威 ...[详细]
  • 【榜样】为城市水网“把脉听诊”

    【榜样】为城市水网“把脉听诊” 打着手电、带着铁钩、背着设备,时不时俯下身子,侧耳倾听……夜深人静时,有这样一支队伍在合肥街头走走停停,他们通过手中的金属听漏棒,不断寻找着供水管网的漏损点,成为这座城市特殊的“守夜人”。他们就是合肥 ...[详细]
  • 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暨《跨文化的一颗星:汪德迈》新书发布会举办

    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暨《跨文化的一颗星:汪德迈》新书发布会举办 11月7日,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三: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暨《跨文化的一颗星:汪德迈》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。活动由中国文化书院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,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